願景使命

運用系統性視角與
反思性實踐的過程
支持個人與組織的持續發展

Team Talk
關於我們

湧動緣起

「湧動國際教練機構」篤信「人的潛力無限,得經由適當的訓練方法與有紀律的操練模式,建立起個體的自我價值、創造出渴望的卓越成就與貢獻」。

 

多年以來,團隊各成員投身於成人教育領域,致力推動大中華地區領導者影響力的擴展,並協助企業團隊進行變革與創新。過程中,成員們意識到:「唯有培養出更多兼俱企業資歷與指導能力的專業教練,才能更有效率地支持到整體的發展與蛻變」。

由此發心,「湧動國際教練機構」因而誕生。

Pharma Template Dot Bg
關於我們

創始團隊

總教練
Coach 03
李岢錚 
KC

在台灣與大陸,至今支持了超過5000位的創業者、基層/高階主管、企業二代、專業經理人。教練哲學: 透過有「目的」的溝通,協助對方重構認知、發展行動、創造出他想要的結果。

  • ICF PCC資深教練認證
  • DELL Six Sigma Green Belt Certification
  • 【CoachHub】國際教練平台 簽約企業教練
  • 【統域領導力發展】企業教練、工作坊帶領者
  • 【台灣IBM公司】資深業務經理 
  • 【中華映管】 專案服務部經理/駐美代表
校長
Coach 01 (1)
賴婷婷
Tracy

暢銷書「複利領導:簡單的事情重覆做,就會有力量」作者。
領導過12國籍,250人團隊,組織診斷與重整輔導專案逾200件。
一對一教練、顧問逾 10,000 人次。獲經理人月刊年度MVP經理人獎項。

  • ICF PCC資深教練認證
  • NLP神經語言程式學高階認證引導師
  • Coach U. CCLP (Train-The-Trainer) 教練學授證課程認證引導師 
  • PSCI 個人教練風格認證引導師
  • Marshall Goldsmith GLA360全球領導力評鑑認證解讀師
  • 【富錦樹文創集團】執行長
  • 【藝墨集團】兒童事業群 總經理
  • 【亞洲價值資本】人資長
  • 【HRnetOne】台灣分公司總經理
湧動logo 07
教練認證

「湧動國際教練機構」設計的SCCP (Systemic Coaching Certification Program)課程,建構於一個主要概念之上:

問題並非一個客觀存在的東西,它是一種主觀的敘事,建立在過去理解並回應這個世界的視角之上,

既然問題是在這個角度下產生的,你就無法通過相同的角度解決,而是必須以系統整體來反思,進而達到行爲的改變。

SCCP基於對下列三個理論的理解與研究,打造專業教練引發覺察的基礎底蘊。

自我決定論

「自我決定論」提出三個人與生俱來的需求:自主感、勝任感、連結感。個體透過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引發對參與活動的興趣,進而達到滿足喜悅。

SCCP結合「自我決定論」的精神,引發個體相信自己有潛力與能力做出選擇,當自我決定程度越高時,整體呈現能夠更有一致性,也能夠更享受實現目標的過程,達到內在滿足,並使更好的生活或環境發生。

認知科學

「認知科學」是了解「訊息」如何在大腦中形成以及轉錄的過程,研究「認知」有何用途、如何運作,以及「信息」如何表現為感覺、語言、注意、推理、情感的一門跨學科知識。

SCCP運用「認知科學」作為教練指導的理論基礎之一,係透過引介「心智模式」的形式與如何運作,廣泛的認識和理解個體,包括認知如何影響思維與感受、信念與觀點的盲區、決策與行為的可能偏差等,能夠協助被指導者找出達標更有效的路徑。

行為科學

人類在歷史上的各種成就與發展,均以行為為工具而完成,包含內在因素(指造成行爲的原因與架構,如思考、觀念、態度、需求、動機、情緒、認知、性格等), 以及外在呈現 (指的是受內在因素影響與支配,於生活與工作中所呈現出來的各種呈現。

SCCP 結合「行為科學」的精神,透過協助個體暸解自身行爲的本質,藉以預測行爲的發生,輔導行爲的方向,或預備激發行爲的情境。

教練認證

SCCP課程目的與目標

目的 目標
L1
申請ACC證照
  • 理解系統與改變的關聯性,掌握引發持續成長動能的關鍵
  • 結合理論基礎與實際應用,使教練會談成為更能有效支持個人與組織解決問題或創造價值的工具
  • 認識ICF八項教練核心職能
  • 學習SC-GROW系統教練模式
  • 掌握12項教練會談配套心法與工具
  • L2
    申請PCC證照
  • 深度探究思考偏誤及雜訊,支持教練協助客戶走出思考陷阱以及認知盲區,提升啟發覺察的深度與成效
  • 認識常見的思考陷阱與偏誤
  • 熟悉並運用不同的思考框架,協助客戶拓展或更新原本的心智模式
  • 實際鍛鍊企業教練應用情境
  • 教練認證

    SCCP課程架構

    工作坊

    系統性傳授教練基礎底蘊、關鍵心法、核心職能與實際應用技術,建構專業教練的完整能力。

    教練學習

    與學伴、督導教練以及外部對象進行教練會談練習,落實教練心法與技術。

    小組團課

    透過參與及觀察同儕教練的會談,提升對教練會談的有效性學習。

    一對一指導

    由資深督導教練進行數場一對一技術指導,釐清執行教練會談的關鍵與誤區。

    反思作業

    透過課後作業淬煉課程學習重點,深化學習效果。

    企業教練實作

    安排企業夥伴進行實際企業教練專案,真實掌握企業需求與實踐重點。

    教練認證

    ICF規定

    IC國際教練聯盟(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為目前最具規模與公信力的國際教練機構,自1995成立以來,建構嚴謹教練道德規範與教練核心職能指標。依據ICF規定,申請專業教練認證ACC, PCC與MCC的資格,包含下列五個項目:

    認證資格 ACC PCC MCC
    1.教練培訓 60+小時 125+小時 200+小時
    2.教練時數 100+小時 500+小時 2500+小時
    3.督導指導 10小時 10小時 10小時
    4.成果驗收 成功通過1份 成功通過2份 成功通過2份
    5.認證考試 成功通過 成功通過 成功通過

    *本表僅供參考,完整與更新資訊請以ICF官網資訊為主 www.coachingfederation.org 

    回到頂端